首页艺术品行业资讯陆俨少:推陈创异,化古为新
陆俨少:推陈创异,化古为新
2016-10-13     阅读字体大小: [中] [大]

陆俨少 湘桂道中

设色纸本 镜心

25.2×29.7cm 约0.7 平尺

 

推陈创异,化古为新——试析陆俨少的山水画作

 

文∕尧子

 

山水画之所以能繁荣发展,在于其上千年流传的强大传统。所谓传统,既为历代画家吸收养分的宝库,也是束缚创作者自由的牢笼,凡能吸足养料后跳出牢笼者,方为时代之大家。而在近现代中国画坛,陆俨少在山水画创作中,将自己独创的“勾山、勾水、留白、墨块”等技法熔于一炉,为世人展现出山水画的灵动景象,也用长达70年的艺术实践诠释了“推陈创异,化古为新”的内涵。

陆俨少 黟县春田

设色纸本 立轴

99.6×34.3cm 约3.1 平尺

 

与大多数卓有成就的大师一样,陆俨少在多灾多难的二十世纪始终心怀理想、笔耕不辍。即使在六七十年代,各种政治运动此起彼伏的环境中,他毅然坚持创作,而今年福建东南秋拍中,上拍的三幅陆俨少佳作《黟县春田》、《湘桂道中》和《云山听泉图》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。

 

陆俨少 黟县春田(局部)

 

其中,《黟县春田》的创作源于1964年春由上海国画院组织的皖南写生活动。《自叙》中有记:

“1964年,春,参加画院组织去皖南写生,先至合肥,取得联系,然后下至芜湖、歙县等地,参观芜湖铁画厂、歙县墨厂、砚厂。于休宁登齐云山,即世所谓白岳者是也。”

陆俨少 黟县春田(局部)

 

此处记述,在休宁之后未见黟县的详细行程。但在《黟县春田》一画的题记中有记:

“自休宁入黟县界,循公路缘溪行,石壁连亘数里,盖黟者黑多也。故其山石黝然,而黑至是谷尽天开。四面峰峦回合,独此平畴,百顷良苗,摇风弥望青翠,故有皖南谷仓之称,陆俨少记。”

 

陆俨少 黟县春田(局部)

 
关于皖南行程,两处记载相对呼应,正好吻合。虽原画未落作画时间,两处记载也将其释然。
 

陆俨少 湘桂道中(局部)

 

而另一幅《湘桂道中》,题款“云山一瞥归记仿佛,壬寅正月,陆俨少”,则可知,此画绘制于1962年,画中之景象是作者于湘桂道中无意瞥见的云山,以其大略仿佛的形象所绘制,虽逸笔草草,却极其生动地描绘出湖南与广西交界处的山水风光,树木以浓墨湿笔绘出,与浅绛的山石对比鲜明,画面充满诗意。

 

陆俨少 云山听泉图

设色纸本 立轴

68×33.5cm 约2.1 平尺

 

《云山听泉图》的原画未曾题记,但由补题“此予卅年前旧作,外孙方卓珍藏,因补名款,戊辰三月”等信息可知,此画于1988年后补题款,三十年前旧作,即创作于1958年。

陆俨少 云山听泉图(局部)

 

此外,由画作中信息引出的人物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注意。《黟县春田》一画中,右下可见一方“燕因收藏”朱文印,此印主人即为陆俨少的夫人朱燕因。两人于1929年缔结良缘,并携手走过颠沛流离、风雨连绵的一生。夫人不仅要照顾家庭,也常常是陆俨少画作的第一位观众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陆俨少的笔墨日臻化境,夫人的艺术鉴赏力也是水涨船高,往往有佳作出世,夫人便落印于上。

燕因收藏

陆俨少 黟县春田(局部)

 

无独有偶,另一幅《云山听泉图》右下也有一方收藏印,印文“虚怀斋收藏印”。虚怀斋主人,乃为新加坡藏家沈怀祖。沈先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大陆收藏界,所藏颇丰,尤其对陆俨少的作品青睐有加,三十余载共收二百余件,为当世陆俨少作品最大的个人藏家。

 

虚怀斋收藏印

陆俨少 云山听泉图(局部)

 
我们常讲,推陈出新是社会各领域进步的决定因素。陆俨少的艺术实践同样说明了这一道理。在70多年的艺术生命中,从最初学习传统,到后来探寻自己的艺术语言,以至形成自己独有的绘画风格,正好演绎了一个基于陈旧的传统,挣开束缚,发现自我的传奇历程。而在画作中留下的种种印迹,正是其人生与艺术相结合的印证,其中暗藏的人与事也为后人留下了美好的注脚。

陆俨少 云山听泉图(局部)

 

福建东南201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

 

中国书画\寿山石雕

金石篆刻\文房清供\名家漆画

 

| 拍卖时间 |

10.30

 

| 拍卖地址 |

福州皇冠假日大酒店三层 皇冠厅

福州市台江区江滨西大道100-1号

 

| 预展时间 |

10.27-29

 

| 预展地址 |

福建省集珍艺术馆

(福州市杨桥东路19号寿山石文化城)

·

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

(福州市杨桥东路19号水流湾院落)

·

福建省漆画艺术馆

(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儒坊16号院落)